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变化未随雷焕剑,晨昏愿服老莱衣。山堂大饮不敢醉,应恐倚门人望归。
越溪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船头紫翠动清波,俯看云山溪水里。
谁家越女木兰桡,髻云堕耳溪风高。采莲日暮露华重,手滴溪水成蒲萄。
盈盈隔水共谁语,家在越溪溪上住。蛾眉新月破黄昏,双橹如飞剪波去。
坦率坐中庭,高门夜不扃。露垂闻警鹤,风急落流萤。
对语头俱黑,相看眼更青。客星在何处?指点认天经。
犀箸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交契先朝露,凄凉对夕晖。箕裘三世远,簿领一官微。
翠柏开新隧,青编冷旧帏。元方未惭长,万里看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