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峰登高诗

九日携壶上大科,天歌一曲宣天和。浴沂六七惟童冠,孰与诸贤父老多。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鸣韶山下客,多病似吾身。

每想弥天辩,谁为问疾人。

泉清偏照月,松瘦不知春。

未遂寻高论,相遥一水滨。

堂迥人遥,幢虚云补,古今代谢堪惊。战垒凭花,游裙怜草,菜羹谁荐芳馨。

南鸿归梦,空扪历、危楼上层。金尊愁对,迁客骚人,一例飘零。

逋仙祠宇西泠,几树梅花,同此凄清。浅水吟香,禅关读易,有缘猿鹤同听。

世途安处,湖波稳、扁舟叶轻。余生都付,老我苍山,吊客青蝇。

家学开皇纪,流尘暗采衣。

那知长夜去,无复逝川归。

方士言终误,神丹事已非。

出门寻吊客,惟有鹤双飞。

曾约同斟守岁杯,荒城日听足音来。地偏每取亲邻外,客久何堪节序催。

刻烛有情同赋咏,颂椒无侣重徘徊。前盟独有寒梅在,肯向庭前带雪开。

茭草青青水满湖,湖边鹅鸭自相呼。日长睡起卷帘坐,闲听渔舟唤卖鲈。

羹藜弗充虚,厚味乃酖毒。荐稿岂润榻,芒剌生重褥。

怡旷易处心,牢笼苦烦促。原兽走索群,山禽鸣待旭。

遐想尘虑涤,长歌振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