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榭回廊手伎喧,綵楼朱舫鼓声繁。游人已著浓春去,不待歌长舞袖翻。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士有不可识,因人一见君。马驱边地月,剑拂蓟门云。
市饮终何事,燕歌已蚤闻。苍茫逢日暮,握手暂云云。
燕山晋塞早凭陵,老去丘园自枕肱。奉母安期蒲九节,著书弘景阁三层。
琴心久歇辞谣诼,龙性初驯避弋矰。终竟才人须学道,才华减处道缘增。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黄山好,林壑胜桃源。几叠云峦分远市,一宵秋雨涨山泉。
依石听鸣弦。
制芰以为衣,缉荷以为屋。
樵水秋夜寒,悲风入琴曲。
不怨山泽癯,有道式金玉。
百年肘屈伸,万事手翻覆。
拙哉富贵人,胡椒不论斛。
何如遗编诗,自足寄幽独。
贫者士之常,前言炳如烛。
道林袖里出清新,珠玉离离光照邻。知是谪仙寻丽句,寄来真隐是陈人。
几年卜筑成三径,今日声名重万钧。汀草岸花增意气,从兹日月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