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恨真风千载隐,洞天还得恣游遨。
松楸古迹一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茅氏井寒丹亦化,玄宗碑断梦曾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不几红尘白二毛。
生卒年不详。字介石,庐江(今属安徽)人。性朴野,有异术,多谈神仙之事。适意往来,行踪不定。或寓庐山白鹿洞,或居茅山,或游九华山。早年尝以时事干南唐李氏,以其狂戆,不为所用,遂拂衣归隐。中主保大时,以异人召,不至。宋太平兴国九年(984),自茅山再游庐山。后不知所终。生平见马令《南唐书》本传、《诗话总龟》卷四四、《十国春秋》本传。坚能诗,常于佛寺道观行吟自若。其《题幽栖观》、《游溧阳下山寺》等诗尤有名。《全唐诗》卷七五七、八六一两见,存诗6首、断句2联。《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千古任风吹,明月最相宜。寒鸿云外叫,此意有谁知。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二月清溪一叶舟,柳丝夹岸弄轻柔。好风送过桥南去,乌笠红衫几处游。
中秋只尺巳蹉跎,更值中秋此地过。天上桂轮长苦满,人间酒盏莫嫌多。
虹桥一散能追不,海镜孤飞奈尔何。最是虎丘此时节,清歌不住水微波。
草草逢君瓠子河,河水瀁瀁柰君何。云山涕泪渭城曲,天地争回易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