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怀古
金字淡桥空柳浪,翠微深门掩苔墙,两袖波光钓斜阳。孤山花已老,双井水犹香,记神仙诗句响。
西湖雨
删抹了东坡诗句,湖涂了西子妆梳,山色空濛水模糊。行云神女梦,泼墨范宽图,挂黑龙天外雨。
简吕实夫理问
挥翰墨雪车冰柱,列神仙玉珮琼琚,一舸红香占西湖。云山频管领,莺燕任追呼,别是个风月所。
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绕径柳毵毵,依墙枣纂纂。
接筒引流长,叠石架桥短。孤亭当翠微,脩竹森千笴。
远岫霭微岚,鸣禽乐暄暖。飘飘携琴客,巾屦亦閒散。
问渠胡不弹,清音胜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