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款帘风絮乱。问归鸿消息,隔江春远。狂花绕吴苑。
又湔裙新禊,杯香箫㬉。青山笑盼。倩邀笛、兰成宅畔。
羡游蓬、重梦东华,密炬暗红初剪。
肠断。当筵悽语,扫尽巢痕,客愁如燕。裴
建光悖祖德,封爵逮阉竖。忠良坐荼毒,陨涕盈道路。
南巡既不返,狡窟宁久固。功成十九侯,事巳非细故。
况闻用骨鲠,乃以浮阳疏。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
时事亦可知,君子独未寤。美哉吴长史,衡门掩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