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

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相见匆匆即告归,江南鱼米尽堪娱。树林浩有秋声老,客路谁怜月影孤。

班序自还君富贵,斋居犹著己工夫。他时重会无他说,敢问于仁已近无。

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人生聚散苦难期,且喜清游酒满卮。

秋径却逢黄菊日,春风休惜落花时。

仙翁有识应须避,楚客多悲亦强为。

好景莫教容易过,醉吟何必绕疏篱。

夏围初结。绿深深处红千叠。杜鹃过尽芳菲歇。只道无春,满意春犹惬。

折来一点如猩血。透明冠子轻盈帖。芳心蹙破情忧切。不管花残,犹自拣双叶。

残春已去不堪招,犹喜莺声破寂寥。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懒把黄花插满头,正缘老大见花羞。

年来颇恨儒冠误,好倩西风吹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