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秦中天府旧金汤,圣代提封寄一方。西去地连沙漠尽,北来城带海山长。
分符望重诸侯伯,参政官烦给舍郎。关塞五年三出将,闾阎多事屡经荒。
随车少妇劳牵挽,失穴残胡尚陆梁。共倚吁谋裨社稷,早闻忧国有封章。
芝兰莫遣蒙萧艾,貔虎终教制犬羊。充国屯田长在汉,士安租调总归唐。
朝廷拔擢君何忝,朋辈交游我未忘。离别此时无限意,酒酣分手脱丝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