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赠诗。开头回忆早年朝中旧事,表达对先皇的眷恋。中间称赞妙善宫中写真如生。结尾点明自己人老发白,已有归乡之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峡中三百六十滩,岂无险过瞿塘者。汉阳李翁业操舟。
来往峡江江上游。甘滩湍急某滩险,篙师敛手长年愁。
石骨粼粼水中起,巨者如峰小如砥。石势所激滩势成,险处在山不在水。
山势一曲江一湾,峡江治水须治山。山险可开石可凿,禹力未到翁心殚。
先凿黑石次乌石,得寸则寸尺则尺。万夫锥凿响不停,坐遗巉岩化衽席。
红石近在彝陵城,山势所触惊涛生。凿石须趁江水落,投书欲与江神盟。
君不见太华巨灵擘,二山夸娥移,异人异事古来有,昔者所闻今见之。
又不见五丁开蜀道,李冰凿离堆,翁心实心力全力,何虑万叠青崔嵬。
开山用煤兼用炭,石痕裂若春冰泮。我意芦灰用更神,能使南山白石烂。
更有青滩与叶滩,与翁努力共随刊。峡江化作平江路,无复人间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