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冷风,分生江湄。却背华林,俯溯丹坻。含阳吐英,履霜不衰。
嗟我殊观,百卉具腓。心之忧矣,孰识玄机。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圣主游心六艺文,先皇成宪自常遵。天人亲屈九重问,岭海同归一视仁。
已忝胪传魁众俊,复叨燕衎逮微臣。终身祗佩丁宁训,远到功名愿自珍。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行人雨霁金陵去,萧寺钟声又远听。五月潮声方汹涌,六朝文物已凋零。
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干古兴亡堪一笑,买花载酒赏心亭。
黄叶山中把酒杯,行人西上凤凰台。关河马色迎寒度,江郭鸿声带晓催。
三礼才名天下少,九重丹诏日边来。悬知此别云泥隔,拟欲弹冠愧不才。
前朝学士有闻孙,能读家书习旧闻。远道不辞来上国,名山时为访遗文。
青毡次第还初观,白马联翩向暮云。遥忆精庐清夜永,一灯还与列斋分。
常闻阿荦山,窃弄梨园部。其中有驯象,宁死终不舞。
遂与雷海青,垂名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