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愁兮愁无聊。恒恻恻兮心若抽。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郁结兮不可化。奄失恃兮孤茕茕。内自悼兮啼失声。思报德兮邈已绝。感鞠育兮
情剥裂。嗟母兄兮永潜藏。想形容兮内摧伤。感阳春兮思慈亲。欲一见兮路无因。望南山兮发哀叹。感机杖兮涕汍澜。念畴昔兮母兄在。
心逸豫兮寿四海。忽已逝兮不可追。心穷约兮但有悲。上空堂兮廓无依。覩遗物兮心崩摧。中夜悲兮当告谁。独收泪兮抱哀戚。日远迈兮
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慈母没兮谁与骄。顾自怜兮心忉忉。诉苍天兮天不闻。泪如雨兮叹成云。欲弃忧兮寻复来。痛殷殷兮不可裁。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下竺山前打一遭,丁宁门子看溪桥。
恐惊绕磵梅花落,莫遣行人语笑高。
淮上仙翁倚岁寒,绕亭閒种碧琅玕。林泉莫恨归时晚,风月偏宜静处看。
为爱萧森从叶密,欲令蕃衍放根蟠。阶庭已见清阴合,更长龙孙百十竿。
吴歌楚舞送年华,忆着终还不似家。
今日春风吹梦醒,铜山寺口见梅花。
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水清花自照,风暖鸟相呼。
饮罢思棋局,歌长缺唾壶。重来潇洒地,聊足慰须臾。
飞虹横跨断崖深,成玉淙淙泻绝岑。喜向云中逢捷路,饱听空外送清音。
碣侵苔藓铭难认,僧老烟霞胜共寻。兴剧未愁催落日,已看凉月出松林。
门掩黄昏三月暮。风风雨雨,断送闲花絮。昨夜刺桐芳草路,朝来总是相思处。
一寸芳韶休更误。憔悴年年,消尽温馨语。若许春光心上住,从他轻向天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