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
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
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胡床十馀语,彷佛京口例。
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
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任侯富三冬,志在食五鼎。平生名教地,不对纷华境。
细书抄蝇头,何当避炎冷。毛锥捐脱兔,高与堆阜等。
遂呼东郭㕙,一一拔项领。妙制窥良工,危坐销日永。
锱铢辨柔劲,束缚较攲整。那因将军恬,始拜管城颖。
乃知鬻伎穷,不异束麻苘。苞苴入朱门,蠹蚛不窥省。
吾曹坐书痴,微言姑自警。他年草玄窗,长物俱可屏。
潜夫倘或著,封禅慎勿请。相过有馀日,会待风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