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调伯弢高邮榷舍

闻道津亭傍胜区,唱筹挝鼓捋髭须。

露筋祠外千帆尽,税到江头鸥鹭无?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酌坐对芳草,东风吹旅衣。最嫌驱马倦,自未有山归。
华发将时逼,青云计又非。离襟一沾洒,回首正残晖。

丰年观五马,乐饮耐千钟。稻割黄云尽,粱添白露舂。

藜羹不但糁,玉馔有馀供。堪笑他方旱,纷纷拜土龙。

田舍风光迥,僧房意象深。

未穷千里目,聊慰一时心。

远树轻烟入,孤村落日侵。

自非真静者,谁复有幽寻。

西郭栖迟地,春风亦可怜。落花寒食雨,高柳夕阳天。

岸帻行林侧,移樽坐水边。啼莺如有意,数傍舞衣前。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