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首 其二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水到桐江镜样清。有人还似水清明。尊前无语更盈盈。
翠袖舞衫何日了,白头归去几时成。老来犹有惜花情。

大圣不可作,立言百代尊。

开卷读且想,凛凛俨若存。

古今宁异辙,岂徒资讨论,

检点作用处,圣愚从此人。

记诵不足言,为道忌多门。

临水閒心便远,见山尘虑都消。此间益者三友,一琴一卷一瓢。

暂卸征鞍薄暮填,洛阳城郭万家烟。曾经沧海方知险,看得名山亦有缘。

铁骑传边兵未息,铜驼遗巷客犹眠。酒阑欲觅还乡梦,梦到江南第二泉。

平沙一望陇云开,玉笛飞声夜转哀。

万里朔风吹不断,梅花齐落李陵台。

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