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周玉琯,星回金度。次极阳乌,纪穷阴兔。火林散雪,阳泉凝沍.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哀痛天灾日,丝纶罪己深。王师曾北伐,胡马尚南侵。
谋国知谁计,和亲岂圣心。愿闻修实德,听纳谏臣箴。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
岂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悠然望虚路,玉京在海里。
青箓秘不闻,黄鹤去不止。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壮士须张燕角弧,男儿须诵圣人书。
譬如田叟祈多稼,未有春时不荷锄。
分内功名从早晚,腹中学问怕空疏。
老夫犹记昌黎语,潢潦朝盈夕已除。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
非心非佛,空山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