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十三

往来欲休息,亦可乐自然。上观云飞鸟,下看鱼泳川。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猜你喜欢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
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津梧桐影。

朱颜非自换,良为箧镜欺。

箧镜终不发,朱颜终不移。

歌罢月在梁,影落阑干垂。

感君明月心,不弃秋风姿。

犹记覆耳发,挂君飘缨髭。

宛转结不解,烦君立移时。

手种黄精只半畦,草根时见叶初齐。不知门外残春雨,多少飞花踏作泥。

弄罢飞泉下玉台,青天何处首空回。城中春雨君高卧,竹下茆亭客未来。

坐隔谈锋终日笑,碑封丹迹几回开。孤舟莫负秋来约,同到崖门白浪堆。

年来世事如狂澜,谭文容易谭兵难。儒臣动云娴武略,一夫攘臂心先寒。

武定先生文进士,平时不喜谈戎事。立朝功业尽文章,诵读无惭酬所志。

一旦宣威拥节旄,到时贼炽民啼号。八闽禹甸无留土,三浙人心若沸潮。

先生单骑临危地,昼夜披坚躬执锐。车辙经过险路平,螳螂齑粉无完臂。

砥柱东南杖一身,金瓯不损天难坠。试问中原亿万家,阿谁不赖屏藩蔽?

我游吴越泛钱塘,纵观鱼丽瞻烽燧。所见纷纷异所闻,逢人屈指陈三异。

一异危疆反太平,眼观战斗心无惊。民心恃有一人在,由他风鹤生疑兵。

二异军兴不加派,鼓腹依然清世界。不似他邦物力穷,稻粱输尽余稊稗。

三异焦心人不老,更比当年颜色好。轻裘叔子不知寒,善饭廉颇终日饱。

问公何以得如斯?答云利害非吾知。委贽便将身许国,捐躯何待出兵时。

尝胆拟将仇作馔,茹荼自觉甘如饴。壮哉此语真难得,义声流自忠肝出。

天下安危系一人,公肥不虑封疆瘠。弹指仙霞入内庭,闽山荡尽无遗窟。

滇黔楚蜀尽来归,不问而知功第一。但祝分茅不离兹,凭公世守江南北。

千载重生郭令公,床头叠满儿孙笏。

客馆萧条动客情,飞萤个个傍窗明。楼头鼓角风吹断,漏下银壶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