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堕梧桐月,泻水泠泠露华白。
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
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扁舟曾不暮,此日亦芜关。地望分三辅,军储佐九圜。
滞留江上迹,衰飒镜中颜。漫道风云近,宵来梦故山。
白门秋尽雨如丝,且向鹪鹩借一枝。苦忆天津桥畔月,独吟同谷客中诗。
干时愧诵遂初赋,咏絮应添惜别辞。旧日宣南游息处,只今零落不堪思。
湛湛江流碧,层层石岸高。蛮讴催健橹,瘴雨洒轻舠。
自勖冰霜操,宁辞旦夕劳。五溪山万叠,何处是龙标。
刘生绝名价,豪侠恣游陪。金门四姓聚,绣毂五香来。
尘飞玛瑙勒,酒映砗磲杯。别有追游夜,秋窗向月开。
八十衰翁如小儿,爱餐梨栗作儿嬉。
有时淡饮三杯酒,无事閒吟两首诗。
还丹却老吾不知,头童齿豁一听之。
但愿造物相扶持,寿考或可登期赜。
牢落长安赋就时,青苔到榻有谁知。
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祗有诗。
风雨飘零长是客,干戈悲梗独忧时。
平生爱作惊人句,博得如今杜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