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榜铃斋作面山,晦明终日卷帘看。
赋成夜烛才销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柱渚孤吟愁旅雁,苏门双啸骇朱鸾。
平生五裤何须咏,一借黄锺变谷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
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
食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
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龟堞春游径路赊,青青踏去冒烟华。
翠停舴艋客寻寺,红卸羃{上四下离}人上车。
亭落五重沽卓酒,钗行十二步潘花。
乘欢醉尽高阳侣,倒载归来不认家。
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
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豺虎飞腾日,乾坤战伐余。归心悬井里,生计失樵渔。
西海犹传箭,东军敢射书。安危关大计,天意定何如。
回忆离家几许时,故园景象繫吾思。人民失所无归日,黑白不分已乱棋。
北望旧巢疑遇火,南飞老鸟乏栖枝。途中幸借村乡住,风雨满城恨莫知。
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
莫强疏慵性,须安老大身。鸡鸣一觉睡,不博早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