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炙风吹拆面纹,丝纶在手不停分。船无空处团儿女,网欲乾时挂水云。
辛苦荆钗簪古髻,阴寒江雾袭麻裙。绿头花鸭长鸣饿,拨置红羹用意勤。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年年睡债苦相关,好梦长随苦角残。
作意归来偿宿负,透窗遮莫已三竿。
闻道一稊米,出身缚簪缨。
怀我伐木友,寒衾梦丁丁。
富贵但如此,百年半曲肱。
早晚相随去,松根有茯苓。
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
老木椅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
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
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人亦有言,心远地偏。时心既缺,道心乃全。损之又损,玄之又玄。
门于众妙,宅此深坚。辞喧入静,羃翠开烟。取予情性,作尔林泉。
白云芳草,相视曰然。我知二物,亦可千年。
寂寂空山深,荒泉四时冷。唯馀月明夜,山猿弄孤影。
不到天台古石梁,羽衣金节闭云房。尘埃实少神仙分,药草虚传服食方。
海曰弄光开曙早,城霞悬采建标长。闻君直到华峰顶,倚醉题诗献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