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南陌路岐斜。芳草遍藏遮。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花。惊雪絮,满天涯。送春赊。问春莫是,忆著东君,自去还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夏木沉沉绿荫浓,后峰莺语应前峰。
石床曲几闲调息,消尽浮云意万重。
春入沁园,天公做美,树老花嫩都芳。酿寒催暖,晴霭泛崇光。
淑气融人似酒,微风送、不断林香。池亭畔,时逢艳冶,新样渲梳妆。
六朝金粉地,门临朱桁,路转横塘。喜酒空赊易,诗就吟狂。
莫问后庭遗恨,但惜取、烟柳斜阳。烧银烛,夜深花睡,残月下回廊。
百累长从梦里休,起来尘土塞胸头。溪山风雪年年路,灯火琴书夜夜楼。
众草未愁啼鴂早,震雷堪报蛰龙幽。人生只合推行止,云物无心自去留。
尘境已如许,山林应更幽。此情何处见,天外一层楼。
小院新凉,数开候、宵露欲倾。竛竮素影,相思也梦梨云。
瞥见小鬟低亸,正玉纤初摘,闲了弹筝。叮咛。焙茶芽、添度麝熏。
还向镜奁细数,笑珠嫌琐碎,玉比零星。穿就银丝,伴琼梳、雅称斜簪。
纱橱夜深人静,记消受、发香酒醒,寻遍兰衾。芳名好,怕花田、难返艳魂。
宫样团龙饼,殷勤织手煎。但思茎露润,那惜豆萁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