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梦断魂惊,几许凄凉,却是千林梅屋。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梅圣俞诗云:“十分清意足。”余别墅有梅亭,扁日清足。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红尘旧老我,青秧新插为。
宁幸田畯喜,何能属车鸱。
窗黑停书课,屏深养病眸。
雨声工破睡,酒力不禁愁。
兀兀披衣起,昏昏曳杖游。
柴荆晚未闭,隔水数归牛。
秋结孤心愁煞人,散成剑气破青蘋。离鸿声怨衡山远,落叶寒吹渭水频。
欲驭长车争藉力,讵知清界竟扬尘。可能好景乱云外,只是俗眸看不真。
影落西池第几湾,种分原自海中间。后天合比仙翁岁,向日真同少女颜。
已遣石阑承靓丽,更教宫柳伴清閒。野夫喜见周南化,坐咏桃夭带月还。
风乃天之威,可有不可弄。
如何两昼夜,赫赫操柄用。
小舟亦何力,乃欲当鼓动。
况在四野间,号怒声亦纵。
蓬苫尽翻飞,捞摘疲仆从。
客子不敢起,卧久筋骨痛。
衾裯冷如泼,双脚尽僵冻。
早炊告将及,乏米自探瓮。
幸有文字携,曾不废吟诵。
晴明坐可待,日影来隙缝。
人居忘道途,于兹复淹壅。
因忆向所经,一一皆成梦。
分务江南远,留欢幕下荣。枫林萦楚塞,水驿到湓城。
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风帆几泊处,处处暮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