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寒云蔽旧京,歌残《玉树》听凄清。并无铁锁沉天堑,遽见金舆出石城。
一马尚能龙变化,千门谁使草纵横?乌衣巷陌寻常在,可是夷吾浪得名?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长于考订而有盛名。他在考据学上很有造诣,对坊间出版书籍的错误都一一订正。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他的楷书作品《桃花园诗》简静疏朗,清雅古穆,为书迹中的上上之作。
梧阴已过墙,推枕别羲皇。树脚留残雨,山眉媚夕阳。
私蛙登草阁,幺凤宿花房。野色苍茫至,迎风闻暗香。
竹林怀往事,宦旅近清秋。别意俱萧索,浮缘感去留。
桥门斜结缆,灯火更停舟。京口明宵月,偏来照驿楼。
何处滩声来,座上屋瓦战。高堂三丈壁,晴天雪花溅。
闸官走且顾,笼石促修堰。脉缕如医经,纵横细于线。
老蛟裂山破,夜斗石犀烂。神牛腰白绶,折角江始宴。
秦守当时心,倾心急民难。岂意身后名,遗容俨深殿。
益都生齿富,千廪仅一爨。无公仰他食,米粒定珠算。
商君铲沟洫,扫地尽更变。遗制剩一隅,天心未周遍。
北望古中原,茫然川渎乱。西门与郑国,成功尚可见。
膏腴十倍此,亩收钟有半。闭目秋云黄,污邪满畿甸。
此地省转漕,岁蠲累千万。近输利已多,况复除水患。
呜呼贾让死,乾坤浩瀰漫。千载山东西,儿生不识饭。
得公三数辈,咄嗟何足辨。斜阳待不来,临风喟长叹。
闲看蜂王放早衙,晚寻酒伴上浮槎。
墙东有个诗人老,短簿先生是一家。
中夜聊假寐,饥鼯啮我耳。拥褐步檐棂,众星粲可指。
中有琴鼓声,清商激绿水。哀弦随悲风,曲终忽变徵。
兹音久不作,勿乃邹阳子。沈忧荡精魂,欲诉谁为理。
与女为兄弟,前年五十年。
并驱骖接革,偕立雁羞肩。
此意春融泄,中年俗纠缠。
每期身蚤退,白首对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