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槐夹道暮鸦鸣,匹马那堪客帝京。红烛夜窗千里梦,青山明月异乡情。
白门寺里霜钟断,金水桥头晓漏清。陌上相逢空借问,几人争识马周名。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名缰利锁一般除,斋处慎馀学有馀。浑厚人争钦璞玉,清高我亦重璠玙。
写怀杼柚慎成锦,放眼湖山月满庐。自恨芝容曾未识,瓣香何幸得遗书。
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升白虹兮贯朝日。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
霜露下兮百草休,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
山中人兮招招,耕而食兮无恤。
榛艾蓁蓁前吾牛兮,疻不可更扶。
浅耕兮病岁,深耕兮石婴耜。
登山兮临川,雉得意兮鱼乐。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
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
佳人兮洁齐,怅何所兮行媒。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鉏来。
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
台前天阔秋多月,塔上风微夜有灯。
司封封事九天开,云锦天书五色裁。自是仙郎亲捧致,不烦丹凤为衔来。
携手话新别,殷勤酒一觥。云横亲舍远,风送客帆轻。
锦轴题诗富,斑衣照眼明。升堂拜家庆,应足慰深情。
东园老槐春不发,举头只见中条雪。
江梅去国亦凄然,一萼聊堪映庭月。
未信河滩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
为君大字书堂榜,报我奁中越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