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人事腐怀空,把卷低徊兴孰雄。节近中秋凉桂露,诗来远道响丝桐。
百年醒醉等尘土,万古风骚一草虫。径欲相携明月夜,不堪幽怨泣兰丛。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
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经方干旧居》甚为齐己所称)
上山采幽兰,幽兰苦无多。秋草随山深,萋萋被岩阿。
抱芳立空谷,岂杂薜与萝。采之遗相思,路险云雨过。
苍翠日满眼,复恐荪芷讹。荪芷讹犹可,萧艾将奈何。
一曲笙簧临碧树。闲却了蝉无数。当时应悔,送得春归去。
一声声,还疑被、落花误。怎唤得春回,迷旧路。且复约春心,傍秋住。
弱柳侵帘,袅袅寻飞絮。问画梁间,参差羽。紫霄寒起,可传得、侬幽素。
万种深情,凄凉调,不成诉。曾共玉楼人,移雁柱。弹遍十三弦,泪如雨。
忽换笙箫作鼓笳,更惊烽火失烟霞。海风吹折青松树,何惜江村一朵花。
久厌尘笼万虑昏,喜寻泉石暂清神。目劳足倦深山里,犹胜低眉对俗人。
南崖烘暖贮秋光,胜处相沿釂一觞。俚谚难逢两寒食,闰馀今值小重阳。
头风比似常年愈,菊面浑如去岁黄。老矣欢游定能几,佳时此乐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