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阑枝过笔低,鸟迹书苔破。泉香霏杏粥、催新火。花悭酒殢,一茧愁丝裹。
乱叠书围坐。薄午帘阴,病怀惟称颓卧。
红芳无主,欢计年年左。春湍流白日,谁关锁。江湖满地,梦引樵风过。
野鸥慵胜我。一棹相寻,世外应有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