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江左人文薮。老词人、鸠江旅寓,维扬邂逅。盾鼻磨时馀墨沈,往事不堪回首。
羡闺阁、能逢腻友。大好江山都阅历,揽征衣、京洛缁尘透。
别离苦,相思久。
先生本是龙图后。溯年来、他乡稿笔,天涯奔走。纻白灯红词一卷,风雅如君希有。
愿享此、千金敝帚。他日荆州能识面,待洪崖、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槽酒。
浣月亭空,樵云阁倚,几回共泛吟船。岸柳垂青,分明张绪当年。
琴樽泥醉流连处,悄寻思、梦影堪怜。似南花,蕉鹿成阴,栩蝶成烟。
水光山色还依旧,只鬓丝禅榻,老去樊川。画里相寻,乡心夜夜湖边。
天涯重话联床雨,莫羡它、沙上鸥眠。认巾峰,塔外斜阳,林外鸣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