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文皇统百揆。继天理万方。武将镇四隅。英佐盈朝堂。
谋言协秋兰。清风发其芳。洪泽所渐润。砾石为圭璋。
大道侔五帝。盛德逾三壬。咸光大。上参天与地。至化无内外。
无内外。六合并康乂。并康乂。遘兹嘉会。在昔羲与农。
大晋德斯迈。镇征及诸州。为蕃卫。玄功济四海。洪烈流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