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缩苍虬入绮丛。移根接叶夺天工。十分培护谢东风。
露溉烟滋添郁律,云裁玉剪更葱茏。故园春色座中融。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
空庭有客扫松影,古径无人踏藓痕。
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
十载檀栾梦不成,此君虽死怯山行。自怜福薄甘心饿,犹幸书来两见名。
佛指喜名峡,客心惊阻风。江山应有待,天地更能容。
民俗思遗爱,臣心秉至公。老年频念阙,矫首五云东。
镇挹三山耸,江通二水流。惊涛捲地起,怒吹挟云浮。
投檄昌黎伯,乘槎博望侯。平生远游志,何日到瀛洲。
钳象蜈蚣钳,嘴象狮子嘴。
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
颜色要相当,毛燥斯为美。
溪水如环带,分明束墓腰。追思游衍日,曳履过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