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砚脂枯,空帏影绝,情天不庇栖香。黯黯车尘,偏教蝶魄成双。
可堪寒暖相怜际,奈欢缘、比梦难长。几多时、翠护红持,谱就鸳鸯。
空山怨宇啼清夜,算并门雁侣,未抵悽凉。纵有连枝,他生应自茫茫。
残图剩句教谁补,待招魂、重写回肠。怎禁他、老泪沧洲,白发殊乡。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春过围林,雨馀池沼,嫩荷点点青圆。昼长人静,芳树欲生烟。一径幽通遂竹,松风漱、石齿溅溅。平生志,功名未就,先觅五湖船。良田二顷,茅舍三椽。任高歌月下,痛饮花前。果解忘情寄不如,归去好意,又何在、频抚无弦。烟波友,扁舟过我,相伴白鸥眠。
西风满眼荻飞花,楚泽秋光一半差。庖鳖好期张仲友,捲帆应带海山槎。
禦兵戈刀,斧不能斫。经大劫水,火不能著。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孤月苍茫挂碧空,感怀人在月华东。关山满地俱戎马,消息何年又雁鸿。
朔雪春风千里外,白头玄草百年中。江门寒雨秋相问,手把芙蓉思万重。
瑶池仙子早骖鸾,剩有诗篇下界看。一样春晖慈荫好,拂云新拓碧琅玕。
江南五六月,无地寻清凉。东家少年不怕暑,玉盌冰花调蔗浆。
平头奴子面如玉,纨扇驱风入脩竹。安知跃马走红尘,畏途炎蒸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