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星台北秋风路,曲折高低送薄寒。夹道苍松犹错落,当门白塔半摧残。
荒山是处生祇树,古佛何因卧石澶。莫恐世人多误认,黄粱枕上梦邯郸。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不雨经时气若焚,共欣疏点夜深闻。
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
两翁来往亦风流,还拥红炉说旧游。夜半南枝三转鹊,相看更觉此生浮。
翻成缟带车迷路,卷上珠帘人倚楼。
方寸平田便有余,子孙无复废耕锄。
已将不死为嘉种,更向无何筑隐居。
丹梯千仞俯重溟,驱传来游剧聚星。山著暮云还并紫,天连高浪故摇青。
潇湘归客怜芳草,吴下才人复此亭。满路风花相伴逐,鸬鹚鸂
鸾吪凤靡送年华,颇识吾生信有涯。惆怅无因成小隐,卖书犹欲问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