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眼千红看不断,生香喜见冰绡。雨滋烟护茁新苗。
东风著力,齐放祝春朝。
耐尽霜寒矜尽冷,如今肯负芳韶。万年枝上竞娇娆。
玉骢跃处,盈路綵霞招。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一角燕云局已阑,琼楼人去太高寒。江山尽在残阳里,南渡君臣著眼看。
家国兴亡等一时,长沙勋德使人思。黄尘碧海须臾事,始觉羲皇是义熙。
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
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倖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江南徐庾知名久,文采风流伯仲间。彩笔题诗传上国,画船分雨过西山。
管宁旧向辽东老,杜甫新从巴道还。扰攘战尘徒旅苦,故人应怪鬓毛斑。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屏山殁后使人悲,此外交亲我与雷。千里老怀何日写,一生笑口几回开。
心知契阔留陈土,时复登临上吹台。目极天低雁回处,西风忽送好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