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乡才入新霜候,萧萧顿饶秋胜。坠叶翻霞,惊鸿掠晚,谁伴濯妆留影。
馀醺未醒。叹借酒衰颜,尚堪临镜。换翠移红,故山还许杖藜领。
重阳轻易过却,黄花虽误了,欢事犹剩。綵彻楼台,浓堆锦绣,愁向马鞍归暝。
游踪漫省。记醉眼迷花,绛都春水。断句难缄,玉人天际迥。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丰鼎制特小,周人风故淳。摩挲玉质润,拂拭翠光匀。
铸法观来妙,铭文考更真。平生䔍好古,对此兴弥新。
欲跨羸骖去,江村访酒家。杖头无阿堵,肯听锦囊赊。
自忝知心旧,常如识面初。情亲终近古,识远胜知书。
水宿同烟艇,山行傍笋舆。眼中无此老,洒涕独沾裾。
晚乘初霁渡新昌,潮落仍渐马腹强。薄伐共惊殳蔓草,一方从此系苞桑。
张罝客椓林间杙,贡玉人通海上航。旧感萦怀歌兴发,满天霜月散新凉。
翠菊娇秋色,金蓉衬晚霞。倦来无力倚红纱。恨杀孤鸿一点、叫天涯。
难追往事去如波。岁月又蹉跎。衣袂京尘,昔曾染处,何日重过。
而今日近长安远,回首夕阳多。少年曾听,凤凰池上,过客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