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过雨,恁好春闲付,消凝一晌。费尽年年珍重意,愁与芳根潜长。
绿腊难书,紫云空倚,各自成惆怅。旧家栏槛,分无蜂蝶来往。
曾是款梦花边,传香扇底,事去供回想。多少温馨心上语,只换檀樱低唱。
盝减馀脂,酒消前靥,吟绪随风飏。柔肠结后,夜来生怕笼帐。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伊昔平南别,于今日几旬。朅来书一札,还隔树千村。
沛泽闻贤守,修仪称广文。何时同把手,孤屿酒微醺。
南乡子隔帘风动玉娉娉。见来曾。眼偏明。手拣芳枝,自插古铜瓶。六载乌台饥欲倒,犹为汝,未忘情。幽姿芳意正盈盈。可怜生。欲卿卿。更取青松为友竹为朋。今夜黄昏新月底,还却怕,太孤清。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起仰高山积有年,忽看岩窬锁云烟。
一尘不到非凡地,六月当知不暑天。
昔有秦人尝穴处,世从山谷始名传。
品题自古因人重,我谩邀僧煮石泉。
地忆春盘处,重经二十年。狂添中圣里,愁尽小除前。
岸碧沾花胜,林香扑野筵。谁堪久蘋梗,飘泊卧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