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中春水深,桃花潭上春云阴。云阴不见古人面,水深曾照古人心。
如何李白汪伦后,云水荒凉直至今。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吾子世罕识,他时醒亦狂。由来韵高逸,固自得轩昂。
阮籍哭道路,接舆歌凤凰。之人亦岂病,相叹不能忘。
剪就冰绡月影团,不须多羡女乘鸾。君王瑶札亲题处,一样蟾花点点丹。
佳人永暮矣。
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
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
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
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
意塞不能持。
西陵探胜境,北郭见高山。坐镇江河外,雄撑楚蜀间。
荆门烟暗锁,峡口水长关。独有青云客,重霄任往还。
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
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甚处足横斜,孤山水一涯。
从来个中水,只许照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