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诸公耿耿抱精忠,炎运将灰日不东。北戍躐陵群盗衄,西陲震荡列城空。
香凝燕寝荣何在,鼎沸鱼游计已穷。玉石俱焚天亦泣,千年谁为忆高风。
赋客贪岩壑,登临思渺然。出城看落日,驱马入秋烟。
藓缀陵门棨,蘋香寝庙笾。别来曾见说,重补华山篇。
星子山头杀气生,可怜蜀盗废春耕。
皇天何意干戈扰,人日多寒军旅行。
檄出汉中鸦作阵,角吹岭上马嘶声。
谁知缓急兵家术,八月铙歌返旆旌。
金龙王庙在河干,刲羊烧酒上杯盘。乞得好风行半月,归来庙下赛衣冠。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
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