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引秋蝉,空梁逝春燕。昨宵微雨集,重阴满僧院。
之子一来过,羁人共谈宴。秀采本沦漪,腴词复菁茜。
内秉金石姿,匪直情婉娈。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下上汉宋书,独怆武侯传。烦冤痛鹏举,轗轲钦履善。
流览未及终,风徽宛可见。汩余有同心,参差泪如霰。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
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
投辖出东溟,持竿归九曲。
溪翁来问讯,笑失双鬓绿。
潭边旧钓石,莹滑磨青玉。
竟日谩垂纶,忘机看鸥浴。
志士方盛时,危冠怒冲发。猛心石为开,壮气山可拔。
安知横江鲸,中路蝼蚁狎。所以巢居子,商歌竟不辍。
歌竟寂无言,坐听天籁发。
迢迢策杖上南台,北望清凉眼豁开。二片烟霞笼紫府,万年松径锁苍苔。
人游灵境涉溪去,我访真容踏顶来。前后三三知者少,衲僧到此费徘徊。
久客黄门定省违,喜承优诏向南归。佩辞玉阙左初曙,酒尽都亭兴欲飞。
路指旱江云树迥,帆经淮浦夕阳微。高堂想到称觞日,舞罢班衣换锦衣。
好个中秋时节。莫恨今宵无月。岩壑一灯青,寒浸水香留客。留客。留客。相对无言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