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带雨翻寒砌。忍重话、金谷当年芳事。迭损舞衣裳,念脂痕谁洗。
惊断绿窗罗绮梦,早悄换、东风人世。憔悴。自谢郎去后,更无歌吹。
堪叹蝶恋蜂迷,问东邻桃李,芳菲馀几。凭遍玉回栏,莫抛残铅泪。
二十四桥春去路,想故侣、溅裙归未。无计。料剪罢重云,寸心难寄。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晚来花雨湿诗囊,独上邮亭望大荒。
南尽海邦诸郡浅,西来天上一江长。
渔歌落日还孤艇,树隔啼莺背短墙。
料理凭□非一事,尊前谁与共平章。
未历藩篱见少陵,索涂擿埴愧冥行。满怀骤获连城贶,溢耳惟闻中律鸣。
思巧本惭彫楮手,心雄方怯弃繻生。十年世路师良贾,今日才惊利有赢。
九转灵丹难却易,一锤便当易还难。相逢话尽壶中事,重把仙书子细看。
田家乐,岁晚务闲居。戏习大傩驱瘦鬼,多藏旧历当农书。
馈岁有寒菹。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
若有所成甘守株。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南塔前头高阁上,山光浑似沃洲青。夜来飞雨穿窗入,翠湿《华严》一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