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帝城游,风烟入望愁。青山映黄屋,绿水浸红楼。
高树宫墙绕,新波太液流。雨花台上望,无处不宜秋。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齿德由来重月评,词坛兼羡一鸿生。平反我愧文无害,恬寂君方觉有情。
玄论几看围屡解,白头宁道盖初倾。阶庭雨露多兰玉,一任儒林自著声。
仙郎游宦岁华深,清节应无愧古今。双鹊也知消息好,高堂日日报佳音。
斄乡雄烈冠当时,七尺孤坟宿草滋。日暮鸦巢争古木,雨晴蚁穴出丰碑。
一门枯骨怜家祸,百战余生结主知。四十七龄身早逝,关张无命与同悲。
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
音宫数五,饭稷骖骝。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东南草奏急飞翰,圣主忧时不暂宽。斧钺尚留秦士卒,市朝难辨汉衣冠。
当年玉食空谈国,昨日坭封且拜官。自笑为郎牢落甚,独将团扇拂尘看。
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
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
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
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