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采芹香泮水春,无端喜色动亲邻。共言席上儒珍贵,不说儒冠能误人。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曾随黄犊卧閒行,梦入虚林春草青。为报南山空扣角,漫漫长夜为谁醒。
破镜清光又一规,眼前人似旧人希。画图点染王嫱去,书籍飘零蔡琰归。
烟径宛然双碧树,月痕依旧半红扉。当年光景当年语,历历重寻露满衣。
办得椒盘橐已虚,残年衣褐叹全无。先人墨绶空廉吏,贱子青衫只腐儒。
自祭诗神斟柏叶,欲驱穷鬼挂桃符。灯前不改贫家乐,堂上慈颜膝下雏。
雨过江头夕照收,苍苔白石自清幽。不知昨夜蛟龙起,化作潇湘一片秋。
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年年当此际,酒病掩柴扉。
早是人多感,那堪春又归。
花残蝴蝶乱,昼永子规啼。
安得如前日,和风初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