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本以炎方号,冬日不寒春月间。常见暄风翻舞蝶,时看暖日散游蜂。
柳垂故叶仍存绿,桃剩残枝已著红。老体幸无冰雪苦,壶中馀沥任教空。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
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灯蛾劳,灯蛾劳,粉其面,锦其袍。绕灯不去千百遭,忽然性命轻鸿毛。
一鸟死,百鸟号,一兽死,百兽嘷。尔为微物不自觉,往来就死何滔滔。
灯虽灭,灯复多,蛾兮蛾兮奈尔何。
二月黄鹂枝上啼,桃花流出武陵溪。仙源此去无多路,独自寻芳信马蹄。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
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百里孤城枕太行,县名元出古陶唐。清时政简仍多税,甲第才高不愧郎。
天阙近应沾雨露,枳丛低岂碍鸾凰。极知此去非长别,一曲离歌意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