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澄川吊湖山万冢五首 其一

松柏千林护垄冈,城西万骨向中藏。一朝吟吊湖山句,错认长平古战场。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

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

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

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

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

使君坐啸清梦余,几叠衣纹数襟袂。

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余酩酊一◇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

子其听我言非痴。

太极原无象,梦觉亦非关。天性浑然心地,定静自能安。

只为一团私欲,便有许多驰逐,长往不知还。洪炉难着雪,点铁要须丹。

叹言湮,嗟教弛,慨经残。可怪支离末学,弃实尚虚闲。

须辨小人君子,方识霸图王道,水火异炎寒。斯文天未丧,万古仰尼山。

车公一言拜相,司马三赋为郎。既与此人同世,取舍更自茫茫。

玑组玄纁久寂寥,不知何事贡花猫。敝裘晏子无人问,惟向辽东觅紫貂。

人忆荆溪上,茶来谷雨前。两封专走仆,七盌或通仙。

露箨兼将笋,风漪已试泉。东坡诗句在,歌罢一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