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未回逐日赊,几逢秋色感年华。霜飞木落蝉声咽,风急天高雁影斜。
破帽未应嫌白发,虚罍无那负黄花。纵无宋玉悲秋赋,还敢题糕浪自誇。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虚堂清夜寂无喧,渐觉年来语尚烦。却笑空持儒者籍,可谁亲见圣人门。
鱼筌得处终难譬,鹿梦醒来岂复存。好景待人眠不得,三更霜月上孤村。
郊行十里碧湍隈,缥缈苍岩见玉台。石作莲花疑华岳,山移银阙近蓬莱。
仙人月夜骖鸾过,游女晴春拾翠来。却恨斜阳催客骑,无由道左一衔杯。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彤弓三载愧时藏,白旆秋来动晓章。遂许驱驰同桨率,所忧付托转徊徨。
乘势自可趋兵进,两立终难令武扬。臣力臣躬今未已,何人脩我速偕行。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
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前学种先生柳。灌木自悲吟,风泉清道心。
独行潭底影,蝉噪林逾静。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