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清风无根长不死,太白高名亦如此。何人谓是王佐才,文简雄词泻秋水。
贤孙出守镌长碑,碑成字字生光辉。宠胡妃子已萌乱,翩然凤鸟来非时。
出林秀木众欲杀,纳官赎命何其危。画船载酒酌明月,不著渔蓑披锦衣。
醉眼天地即衾枕,至今荒冢人疑之。丈夫阖棺事未定,后三百岁方逢知。
知太白,文简公。不誇能诗与饮酒,惜其浩气突兀藏心胸。
青山老碧洗秋色,姑溪濯绿涵春容。太白不见碑可见,螭盘鼍载传无穷。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
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
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
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
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
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