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众鬼且声吞,把当陵迁谷变论。那得如云冠盖祭,墨卿作些慰飘魂。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猛士缘竿亦壮哉,踏空舞阔四裴回。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楼。
贤舍观穴踵,瓜田睹蹑迹。矩步今有仪,用此前嘉客。
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
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
长林栖息自安如,谩劝閒人挈酒壶。世治有谁从醉隐,徒劳健吻汝知无。
房杜千秋后,诸昆复象贤。侍晨辞魏阙,把诏下江天。
细草萦花绶,轻云翼锦鞯。高堂称庆毕,相待日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