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
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长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老去生涯学钓鱼,溪山忽忆似湘湖。
风林四畔动竽瑟,烟雨一篙行画图。
小市篝明沽郭索,平园栅树奋於菟。
偶然得住何妨住,是处人间足畏途。
庭柯风动还筛玉,稍稍柔条醉欲持。
刚道琼瑶未轻扫,晚鸦栖处已摇枝。
外物羁絷人,无退亦无遂。
愧彼自由身,朝发夕予至。
一别能几何,花蹊密成洞。白石与朱栏,举首即成梦。
一种好心情,都为愁所送。别意如水寒,六月溪云冻。
聚首复何时,思来当一恸。
豪士以妾换马,耕农卖剑买牛。
我看浮名似梦,却贪山水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