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水上蕖,皎皎沼中藕。花落子亦成,色衰心不朽。
中藏千万绪,处污恒自守。不学杨白花,随风入窗牖。
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
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
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
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临溪照影为谁好,映竹无人空自怜。
郭门迢递寺嵯峨,落叶声中载酒过。地迥方知秋色早,亭幽倍觉好风多。
林梢斜日开青嶂,槛外游人踏绿莎。绝胜西园耽雅集,几回鸟语杂笙歌。
今日常行恻隐心。幽微玄妙要人侵。双垂云袖舞琼林。水里搜寻木上火,火中营养水中金。云朋霞友作知音。
君有经纶志,今为廊庙材。风烟镇山在,竹树野堂开。
隐几浮苍霭,携书映紫苔。蹊涂茅塞久,烦与辟蒿莱。
问讯楞伽竹,东风吹满林。鸟巢春谷暗,龙啸夜湖深。
石壁看云气,山堂坐翠阴。平生嵇阮兴,高醉听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