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洁诚难辱,居高未免危。又非逢臂怒,遂致折肱悲。
吟啸能无废,堤防似亦迟。幸灾群小急,感遇一身知。
命已看如蜕,心犹惜此枝。结缨怀鄙志,捐网荷弘慈。
卷饵烦相警,环珠耻见遗。寒宵深抱叶,贱子报恩时。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句中池有草,子外目俱蒿。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一经传世业,三试逐时髦。旅聚须安俗,身单自惜劳。
朱衣天有定,宝鉴物无逃。我愧科名久,何心望汝曹。
不分沉香睡海棠,也来涂抹入时妆。樽前且对红裙醉,诗底休吟白雪香。
征涂半月客尘黄,今夕初逢一雨凉。
冷笑菊花堪计会,为君八月作重阳。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
芜庭春意晓,残枿烬烟生。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