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室传心第一宗,老寻古刹寄行踪。贯花偈就人争写,坏色衣穿自懒缝。
案上梵经皆贝叶,手中谈麈是青松。何年惠远重开社,来听东林寺里钟。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相知惟我泪难乾,三嘱殷勤晓露寒。便是羊裘容易识,十分珍重钓鱼竿。
海蚌直儱侗,不类海蠡儿。
开口便见胆,也好与一槌。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何许明人眼,松间见古堂。泉声到棐几几,山影覆绳床。
爱酒陶元亮,听蛙孔德璋。纷战蛮触,丘壑信难忘。
云淡风微,江雨欲来还去。倚阑干、鬓霜千缕。白水青芜,是征鸿归处。
望尽天涯,夕阳犹在深深树。艾叶榴花,又上阿谁门户。
悄空梁、燕雏自语。王谢亭台,杳不知何许。独立苍茫,乱鸦啼、满城钟鼓。
鸟声真似深山里,平地人间自不同。春圃紫芹长卓卓,
暖泉青草一丛丛。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
细问来时从近远,溪名载入县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