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山林卧,空斋白日幽。苔溟晴亦雨,云冷夏疑秋。
香篆沉金鸭,湘帘下玉钩。此中多隐意,抱膝思悠悠。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通身百杂碎,谁解成褫得。
鸡足紧收藏,当来问弥勒。
登楼应许豁清眸,胜日同游足解愁。野鸟小喧人静坐,钟声流出碧山头。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梅华水沁白云根,多事公游公试言。想古有华真壮观,到今无日不潺湲。
灵源脉脉唯僧识,题壁欹欹仅寺存。酒尽夕阳人散后,六朝多是合招魂。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
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
未知富时士,多少肥遁贤。
投书犯世纲,何如康乐阡。
小隐华子冈,世事成云烟。
高风辋川期,师法甪里传。
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
附郭水连山,公余独往还。
疏烟鱼艇远,斜日寺楼闲。
系马芭蕉外,移舟菡萏间。
天涯逢此景,谁信自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