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子青翁

名德窥三世,沧桑一老儒。

吟飞鸾鹤气,道应马牛呼。

孤愤藏杯斝,深居润画图。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翁当年应举屡不遇与义州李文石齐名世传南北两监)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猜你喜欢

南询士,标致殊,

发言落落中疏疏。瘦藤一握铁相似,

孤身万里云不知。作者前,

致一问,分明直得绳床震。

失脚踏翻楼阁门,通身不挂毗卢印。

佛祖言,甚热椀,

一剑当头百非划。大展禅宗定古今,

火里蝍蟟三只眼。

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滋旨却膻荤,禅蜕要亲近。

伟哉十八公,兹道亦精进。舍身奉刀几,割体绝嗔恨。

鳞皴老龙皮,鸣齿溢芳润。流膏为伏龟,千岁未须问。

便堪奴笋蕨,讵肯友芝菌。跏趺得一饱,万事皆可摈。

侍郎文懿后,落落众推俊。澹然世味薄,内典得所信。

香厨留净供,频食不言顿。晏然默不语,草木雷音震。

得法于此公,骨髓传心印。应怜持节人,饷此为问讯。

欲将无上味,为我洗尘坌。食之不敢馀,感激在方寸。

拜命新除被宠光,观风持节镇炎方。三山恩煦绣衣日,八郡威凝白简霜。

冰盌沉红尝荔子,晓盘摘绿荐槟榔。圣朝求治苏民瘼,肯让澄清说范滂。

夷吾深旨人须识,解使封山意不行。

当日鱼盐如靡密,已无林放小关情。

匹马西来万里游,飘飘心迹似轻鸥。才探蒲海千寻浪,又渡阴山五月秋。

星落天中半天外,水穿沙底挟沙流。停车东望濒搔首,漫学题诗付上头。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